知荣明耻树新风��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11-10浏览次数:540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委员时精辟地阐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时间,“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在广大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区到草原,从车间到矿井,从军营到校园……人们在认真地学习“八荣八耻”,热烈地讨论“八荣八耻”,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推动着社会风气的不断好转。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一个人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荣辱观。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以出身的贵贱、特权的大小和占有奴隶的多少为荣辱标准;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更是把特权和等级作为划分荣誉高低的标志。恩格斯曾经精辟地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树立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评价,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从而起着引领社会风尚、提高道德素质、引导人们行为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它概括精辟、内涵深刻,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对当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自觉弘扬。中华民族是富于道德追求的民族,对荣辱问题历来给予高度关注。从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到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论述,以及荀子的《荣辱》篇,等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关于荣辱问题的丰富思考,铸就了明荣辱、知礼义、尊德性等宝贵的民族性格。“八荣八耻”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荣辱观的优秀成分和传统民族精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之荣、雪洗中华民族之辱为己任,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等宝贵的革命道德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从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道德规范的倡导,到“学习雷锋”活动的广泛展开;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号召,到“四有”新人的提出;从公民“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的践行,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无不记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实践历程。“八荣八耻”在继承这些优良传统和思想的同时,又立足于实践的发展,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提炼。    

公民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时代精神,是现时代文明的精神成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拼搏,铸就了带有我们时代烙印的优秀精神品质,培育和形成了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等时代新风。“八荣八耻”充分吸收了时代精神的内涵,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因此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荣辱思想的精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怎样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2006年3月,《人民日报》报道了清华大学的莘莘学子们热议“八荣八耻”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讨论中,大学生们一致表示,“八荣八耻”在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人民网网友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留言  

○胡总书记所倡“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既应是“官德”,也该是“民风”。  

○“八荣八耻”讲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的底线要求是做不到八荣,起码要杜绝八耻。  

○“荣”是积极进取的奋斗目标,而“耻”则是防微杜渐的警钟!说得太及时了!  

○“八荣八耻”切中时弊。现在很大一部分人受“金钱万能”的影响,爱憎不明;对于弱势群体,视而不见;对社会的不良行为绕道而行,正不压邪……如果人人都以“八荣八耻”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社会风气一定会好转。  

○“八荣八耻”对人们树立是非标准、重构道德体系起着关键的作用,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好转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应大力倡导,也应当写入教科书。  

○关键是执行,别流于形式,别搞成花架子。    

        可以看到,短短几个月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在学校师生中反响强烈,而且在全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们中间,都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那么,为什么它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发展以人为本,立德以人为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主体的人,应该是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是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人。以人为本与以德立人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又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共同的价值尺度,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迫切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影响。总的看,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上也确实有些人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与文明社会风气极不协调。这些错误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源上来说,缺乏正确荣辱观的引导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八荣八耻”明确地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因此,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  

        可以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是当前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  

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后,各地区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了具体部署。一个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高潮,已经在全党全社会广泛掀起并不断深入发展。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舆论力量的倡导和推动。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改善为目的,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八荣八耻”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宣传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

  官气正则民风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领导干部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就是先行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风气的形成,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对社会道德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八荣八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扬荣抑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是青少年。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把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大中小学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之中。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古人说,“知之惟艰,行之更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真知”,更要“真行”,特别是要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广泛发动群众对照“八荣八耻”,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让人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重视发挥法律法规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依法惩治那些败坏道德的不法行为,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能汇集起知荣辱、树新风的强大力量,一个更加风清气正的社会就离我们不会太远。

注:转自人民网

Baidu
sogou